游本昌跨越七十年终圆入党誓言_文艺界_认知_政治
2025年6月30日,92岁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入党宣誓仪式上的哽咽画面,成为当代中国文艺界的精神坐标。这位凭借《济公》《繁花》等作品影响数代观众的老艺术家,以21页手写入党申请书、一个月精心背诵的入党誓词,印证着他对信仰的毕生求索。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的历史性时刻,构成了游本昌精神世界的基石。当时16岁的他目睹解放军露宿街头、纪律严明的场景,亲历社会秩序重构的震撼经历,奠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他在接受人民网《初心》栏目专访时强调,这种价值观的冲击持续影响其七十六载艺术生涯,促使他始终以“文艺化导人心”作为创作准则。从《济公》里惩恶扬善的济世情怀,到《繁花》中见证时代变迁的爷叔形象,其作品传递的价值取向与党的文艺方针深度契合。
面对公众对其高龄入党的疑惑,游本昌坦言“不够格”的自省贯穿数十年。资料显示,这位国家一级演员在职业生涯中多次拒绝商业代言,坚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艺术操守,这种自我要求折射出他对党员标准的内化认知。2024年经历重病康复后,91岁的他耗时三个月完成21页入党申请书,字迹工整处可见“党的文艺方针指引我塑造每个角色”“人民的掌声是我最高的勋章”等表述,展现出文艺工作者对党性原则与人民立场的思想自觉。
展开剩余50%在宣誓仪式现场,游本昌将入党誓词背诵精确到每个标点的严谨态度,揭示出其把政治承诺转化为生命实践的决心。中国国家话剧院党委负责人透露,在入党谈话过程中,游本昌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并结合自身从艺经历提出“新时代人民艺术家三大责任”的理论框架。这种将个人艺术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的认知提升,标志着其从艺术大师向党员艺术家的身份蜕变。
游本昌的入党选择,实质是当代中国价值重构的微观镜像。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分析指出,该事件在青年群体中引发的“90后对话90后”网络热潮,凸显精神信仰的代际共鸣。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60岁以上新发展党员同比增长23%,其中文艺、科技领域杰出贡献者占比达67%,表明高水平人才的政治归属感强化趋势。这不仅印证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更启示社会破除年龄与政治追求的固有认知偏见。
参考资料:
《初心》访谈实录(来源:人民网视频专访)
游本昌入党申请书扫描件(来源:中国国家话剧院档案室)
上海解放历史影像资料(来源: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2025年党员发展统计数据(来源:中共中央组织部官网)
声明:本文内容均为本作者原创,但文章中有部分图片(除特别标明外),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发布于:湖南省